sunshine

丹东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回复: 1

赏析丨60余处民居——年将至,忆故乡

[复制链接]

2

主题

5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11-28 13: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编在的城市,今天飘雪了。
2022进入倒数。
不觉中又在外奋斗了一年。
和大家去看60处民居,是否有你日思夜想的家乡?
愿疫情早日褪散,大家常回家看看。



1.云南大理诺邓古村“一颗印”民居

“诺邓”最早见于唐代《蛮书》,1000多年以来村名一直没有改变,村内现仍保留着60多座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建筑形式以白族传统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与“一颗印”为主。“一颗印”民居由正房、厢房和倒座组成四合院,一般穿斗式木构架,外包土墙,墙很高而窗小。


西递村位于黟县东南部,始建于北宋时期,远祖为唐昭宗皇后何氏所生皇子,明末后逐步繁荣。至今保留有清代民居一百二十四幢、祠堂三座、明代牌坊一座。黟县西递大夫第位于西递村正街,建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是朝列大夫、河南开封知府胡文照的官邸。





3.福建龙岩洪坑村福裕楼 / 清

福裕楼坐落在洪坑村北部,是典型的府第式五凤楼的土楼结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名册。
楼主为林氏三兄弟。其建筑风格特点明显,在主楼的中轴线上前低后高,两座横屋,主次分明。楼前有三个大门,在主楼和横屋之间有小门相隔,外观连成一体,内则分为三大单元。



4.四川西索藏族民居

西索村地处阿坝州马尔康市卓克基镇腹心地,西索藏寨全是三层石楼,底层饲养牲畜,第二层是起居室和餐厅,其中火塘最为突出。三层多为客房。石楼的门框和窗框很讲究,饰以雕刻及绘画,色彩靓丽,图案展现了民族特色。





5.台湾板桥林家花园 / 清

光绪十四年(1888),林维源斥巨资对林家原有的板桥别墅加以大规模整建,五年后完工,规模宏大的林家花园至此建成。园内的主要建筑,不论面积大小,体量高低如何,其建筑材料几乎都是红砖、红瓦,极具台湾地方民居建筑特点。





6.河南安阳马氏庄园 / 清

马氏庄园内的建筑为砖木结构,屋顶多为硬山顶式,另有悬山顶及平顶等。整个庄园既有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宽敞明亮的建筑风格,又有晋商大院深邃富丽的建筑艺术,还有中原地区蓝砖灰瓦五脊六兽挂走廊的建筑特色。它是四合院式民居在中原地区的佳作。





7.江西婺源清源村民居 / 清

清源村别名南门坑底,村落群山环抱,古朴典雅的徽派建筑掩映在绿野之中。从外部看,房屋大都沿河而建,风格简洁,四周用白粉刷面的封火山墙围起,且呈阶梯式高出青瓦坡顶的屋面,俗称“马头墙”。大门为石库门,门枋饰以砖雕。村内现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筑十余座。



8.广东惠州崇林世居 / 清

位于惠州市镇隆镇大光村的崇林世居是典型的客家“回”字型围屋,初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崇林世居正面开三个大门,中间大门进去是核心——三进深的祠堂,体现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敬。内围屋呈方形,结构严谨,共有住房262间,也号称“九厅十八井”,其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9.江苏苏州耦园附近民居

苏州民居建筑适应于江南的生活环境,尤因苏州城内水乡纵横,形成了东方水城的独特景观。苏式宅院从整体上看,正立面端庄大方,而其屋顶的四角起翘较高,视觉上给人以“如翚斯飞”的灵动之感,有别于北京四合院正房之平实敦厚。前后檐廊的设置,则适应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环境。





10.广东广州陈家祠堂 / 清

本为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是中国南方少见的多重院落大型祠堂,亦为古代祠堂与书院合一的典型建筑。清光绪二十年(1894)落成。主体建筑分三进三路,采用抬梁架式木构架。陈家祠的建筑以装饰华丽、内容丰富而著称。
精彩的木雕、石雕、砖雕、陶塑、铁铸工艺等各种各样的装饰遍布祠堂内外的檐顶、厅堂、院落、廊庑之间。





11.广东梅州丰顺县笃庆堂 / 清

笃庆堂位于广东省梅州市留隍镇口埔村。笃庆堂屋脊和山墙上华丽的彩绘图案尤为引人注目。有武松打虎等人物故事,寿桃葫芦等传统吉祥元素,以及花鸟山水等精美图案,栩栩如生。


沱江之上悬有很多吊脚楼,它们依山而建,鳞次栉比,层叠而上。这些吊脚楼采用穿斗式结构,每排房柱5至7根不等,在柱子之间用瓜或枋穿连,组成牢固的网络结构,取“天平地不平”之势。吊脚楼是苗族人民在山地条件下极具特色的创造。



13.贵州肇兴侗寨民居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寨中建筑以干栏式民居为主,居室部分开敞外露较多,喜用挑廊及吊楼,多用杉木建造。村落中高耸入云的鼓楼与村头搭建屋顶的风雨桥,在体量上与吊脚楼差异巨大,但整体风格一致。



14.云南丽江大研镇纳西族民居

丽江纳西族民居建筑一般由单体两层或三层木构楼房组成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等形式的合院。因为功能的区分,正房、厢房在高度上差异很大,使建筑群错落有致。装饰风格朴素,墙面不做彩绘,少见透雕等华丽手法。



15.蒙古包

蒙古包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四周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乌日何”。包门都向南或向东南开启。富有人家的包门上均加色,并描绘花瓶、飞马、凤凰等吉祥图案。



16.云南西双版纳勐海爱伲村寨民居

爱伲人的房屋和傣族一样同属“干栏式建筑”,分上下两层,底层畜养牲畜、堆放杂物,上层为起居室。与傣族竹楼不同的是,傣家竹楼只有一边有楼梯,而爱伲人的房屋有两边。同时,他们的房屋也分为母房和子房。



17.新疆吐鲁番吐峪沟麻扎村阿以旺民居村落

维吾尔民居是新疆最具代表性的住宅建筑,位于古丝绸之路上,黄河流域、印度恒河流域与中亚文化交流并影响着这里的建筑风格。
“阿以旺”是一种土墙、平顶,宅院中有狭小庭院的住宅。院落中分为前室和后室。前室为供会客、起居使用;后室作卧室之用。各室用井孔采光,私密性强,又能防风沙。



18.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的单体建筑多采用木结构抬梁式屋架,屋顶瓦面厚实,向外一侧的青砖围墙较厚且开窗小,面向庭院的墙面开窗较大。院落基本上按南北中轴线对称布置房屋。自高处俯视北京全城;大片青砖灰瓦民居为主色调,皇家宫廷的金碧辉煌与景山、西苑三海的绿水青山点缀其中,被梁思成先生称为“无与伦比的杰作”



19.福建宁德屏南县双溪镇民居

双溪镇作为连结闽东与闽北地区的重镇,这里人文荟萃,保留着完整的古镇风貌。



20.福建福州三坊七巷官巷林聪彝故居 / 明

三坊七巷处于福州市中心,基本保留了唐宋的坊巷格局,有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159座。官巷为“七巷”中的第六巷,此巷保持明清建筑最多也最完整。巷内多处宅第结构精巧,木雕石刻令人叹为观止。在木穿斗、插斗、童柱、月梁等部件上常饰以重点雕刻。



21.山西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窑洞式民居

李家山有数百孔窑洞,看似杂乱,实则是合理利用地形地势进行建筑,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最多处高达九层,彰显北方农民“人定胜天”之豪气干云。其中东财主院、西财主后地院、兰桂轩等为精品佳构,砖木雕饰十分讲究。





22.山东栖霞牟氏庄园 / 清

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的牟氏庄园,到1935年才形成如今规模,庄园坐北朝南,共分三个单元,包括六个院,建有厅堂楼厢480余间,院内立体建筑多属二层楼房。其装饰华美,不仅砖木石雕栩栩如生,还有用形状、色泽各异的河卵石垒砌而成的“虎皮墙”,墙上还有用石子拼出的“莲生贵子”等吉祥图案。



23.江苏苏州周庄古民居

周庄始建于北宋元佑元年(1086),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周庄民居古风犹存,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和大量的明清遗存建筑。



24.浙江金华郑义门古建筑群 / 明—民国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白麟溪东侧。现存郑氏宗祠、孝感泉、九世同居等50余处始建于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建筑物。以院落为基本组合单元,多为二至三进院落,前厅后堂,开间规模三至五间不等,强调中轴对称和主次关系。崇尚古朴自然,梁架浑厚朴实,不事雕琢,山面则采用独特的墨绘梁架形式。



25.岭南民居蚝墙

蚝壳墙是岭南建筑中比较独特的工艺,在建造房屋时,匠人将蚝壳拌上黄泥、红糖、蒸熟的糯米,一层层堆砌起来。蚝壳墙具有防火、防虫、隔音的效果。
广州市的蚝壳墙相对较多,主要分布在番禹区和海珠区。图为沙湾古镇安宅里6号留春别院的蚝壳墙。





26.山西灵石王家大院 / 明—清

王家大院是由静升镇的王氏家族历经明、清两朝,耗时300余年修建而成的。大院分为高家崖、红门堡、崇宁堡三部分。其建筑格局继承了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中轴对称、主次分明。建筑装饰是清代“纤细繁密”的集大成者,将木雕、砖雕、石雕陈于一院,姿态纷呈。





27.安徽绩溪胡氏宗祠 / 明

胡氏宗祠位于安徽省绩溪县瀛洲乡大坑口村,因大坑口古称龙川,又名龙川胡氏宗祠。
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光绪年间曾重修。祠坐北朝南,前后三进。祠堂前进门厅是一座高大的重檐八角门楼,门楼前后两向各有六根石柱,五根月梁和四根方梁,十分气派。祠内遍布精美的木雕。



28.新疆布尔津县禾木村井干式木屋

井干式,即将圆木或半圆木两端开凹槽,直角搭接组合成矩形木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实际是木承重结构墙。
这种方式由于耗材量大,建筑的面阔和进深又受木材长度的限制,一般仅见于产木丰盛的林区。新疆阿尔泰山附近的图瓦人,现仍居住在此种木屋中,木屋采用人字形坡屋顶,大门朝东开。



29.重庆武隆县明月村碉楼 / 清末—民初

四川东部民居建筑受礼制思想的限制和束缚较少,灵活多变。作为一个单独的军事防御体,碉楼又在空间和结构上保持着与住宅的独立,具有自己的特征:夯土为墙、屋面工巧、挑廊灵活、墙体开孔。明月村碉楼是巴东夯土楼的代表作之一。



30.湖南怀化洪江古商城窨子屋

窨子屋是侗族创造的特色传统民居建筑,多分布于湘黔赣地区,形似四合院。总体结构是外面高墙环绕,可以防火、防盗;里面木质房舍,冬暖夏凉;屋顶从四围成比例地向内中心低斜,小方形天井可吸纳阳光和空气。洪江建筑主要以窨子屋为主,现存380余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7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好像不错的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丹东网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巅峰设计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